草地螟的防治措施
时间: 2021年2月22日 来源: 临河区农牧局作者: 高慧成点击: 165
草地螟是一种群居性、迁飞性、暴发性、杂食性害虫。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特点,幼虫有群集危害的习性。幼虫发育快,暴食性强,又往往群集迁移危害,如果不及时防治,能在短时间内造成毁灭性危害。幼虫在三龄前取食量小,抗药能力低。
一、防治策略
1、成虫防治 根据草地螟成虫具有迁飞的特点,应该组织农户进行统防统治,建议用无人机进行飞防。
2、幼虫防治 结合除草灭卵等,如果幼虫发生数量较大,可挖防虫沟或打药带阻隔幼虫迁移危害。
二、技术措施
1、农业防治 除草灭卵,中耕除草灭卵,同时要除净田边地埂的杂草,以免幼虫迁入农田危害。发生虫量较大时挖沟、打药带隔离,阻止幼虫迁移危害。虫龄较大且幼虫集中危害的田块,当药剂防治效果不好时,可在该田块四周挖沟或打药带封锁,防治扩散危害。
2、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最佳时期在幼虫3龄之前。特别注意对田边、地头草地螟幼虫喜食杂草的防治,当田间幼虫密度大,且分散危害时,应实行农户联防,大面积统防。
选用低毒、杀伤力强,较经济的农药进行防治。
(1)、5%氯氟氰菊酯乳油 1000-1500倍液
(2)5%氟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
(3)5%甲维盐1000-1500倍液
注意要有选择的使用农药,尽可能保护天敌。 喷药时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