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气候条件对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的影响分析
时间: 2022年4月29日 来源: 巴彦淖尔市气象局作者: 点击: 1125
巴 彦 淖 尔 市
农业气象信息
第10期
巴彦淖尔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签发:刘伟
2022年4月29日 分析:孔德胤
巴彦淖尔市气候条件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影响分析
摘要:河套灌区有得天独厚的黄灌条件,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增产效果非常有利;夏季太阳总辐射在2054.9MJ/(m2·a)以上,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光照条件对于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十分有利;春季霜冻、夏季冰雹等气象灾害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不利影响较大。
一、气候条件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影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稳玉米、扩大豆的有效途径。2022年,巴彦淖尔市在河套灌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增产效果不仅取决于田间配置和管理,与气象条件也密不可分。
(一)河套灌区气候资源
河套灌区全年≥10℃积温为3053~3339℃·d,年日照时数为3131~3214h,年辐射总量为6269~6386MJ/(m2·a),无霜期为142~150d。在作物生长季(4~9月)内,日平均气温为17.7~18.8℃,日较差为12.8~14.7℃。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从图1可以看出,河套灌区热量条件从西南东到北逐渐减少,最北端积温也在2800℃以上。
(二)作物生长季(4~9月)太阳辐射的影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是通过“扩间增光”改善大豆冠层光合有效辐射达到增产,因此生长季的太阳辐射多,不仅可增加“扩间增光的效果,也可有效避免玉米对大豆的遮阴,从而提高产量。
从巴彦淖尔市近30年夏季(6~8月)太阳总辐射平均值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东部两旗县夏季太阳总辐射基本在2095.1MJ/(m2·a)以上,西部三旗县在2054.9MJ/(m2·a)以上,均属于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区,光照条件对于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十分有利。
表1 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生长季和夏季平均总辐射量 单位:MJ/(m2·a)
| 磴口 | 临河 | 杭后 | 五原 | 前旗 |
生长季 | 4054.5 | 4039.4 | 4101.8 | 4113.9 | 4136.2 |
夏季 | 2060.8 | 2054.9 | 2080.0 | 2100.1 | 2095.1 |
(三)气象灾害的影响分析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主要受霜冻及冰雹等气象灾害影响较大,对2011年至2020年近10年作物生长季(5~9月)的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如下。
1.霜冻
河套地区终霜冻危害频率大的区域为阴山南麓山脚下;危害频率小的区域为磴口县阴山以南的区域,杭锦后旗沙海、红旗一线以南以及临河丹达、八一乡一线以南的区域;中等危害区域为高发区和低发区中间交汇的区域。
初霜冻危害频率大的区域为阴山南麓山脚下;危害频率小的区域为磴口、杭锦后旗阴山以南;中等危害区域为高发区和低发区中间交汇的区域。对于霜冻危害较轻的地区可种植生育期较长的作物和品种,而危害频率较大的地区适宜种植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和品种,危害频率中等的地区适宜种植中熟品种。
2.冰雹
结合巴彦淖尔市人口密度和农牧业区域分布,将巴彦淖尔市降雹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见图4),分别为强风险区、中风险区、弱风险区。
由图可知,冰雹强风险区位于杭锦后旗沙海,五原县新公中,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地区;冰雹中风险区集中出现在河套地区中部,杭锦后旗、临河区、五原县的大部,以及乌拉特前旗中部;其余的地区为冰雹弱风险区,即:受冰雹灾害危险非常低的地区。因此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时应加大冰雹灾害发生风险相对较低的地区的种植面积,可减轻冰雹灾害的影响。
二、2022年气候预测及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利弊分析
(一)有利影响
2022年春季与生长季平均气温略高于常年1℃左右,热量充足;终霜日出现在5月上旬,略早于常年;3月上中旬,平均气温比常年高3.0~4.3℃,异常偏高,导致潮塌提前爆发,且发生面积较大,落潮时间相应提前。土壤水分流失较多,加上2月至4月降水较少,因此保墒不给力的农田播种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初霜日出现在9月下旬初,略晚于常年,对两种作物的籽粒充分成熟十分有利,收获方式可选择分别收获(先收大豆)或同时收获。
(二)不利影响
1.各地进行复合种植时要因地制宜,底墒偏好地区可进行早播。
2.由于大豆玉米共生期较长,水肥竞争明显,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大豆处于分枝期、玉米处于拔节期,是需水较多的时期,此期可能出现温高雨少时段,影响营养生长及并进生长,应加强水肥管理,避免因水分供应不足造成减产。
3.7月上中旬高温少雨,易导致玉米红蜘蛛、蚜虫等喜旱害虫的发生,应及早防控。
4.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降雨集中期,强降水、大风、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因此选择推广种植地区时应选择灾害发生低风险区。
呈报:市委、市政府 抄送:市气象局、市农牧局、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